每次規劃露營行程,最讓我頭疼的就是餐點準備。露營不像在家裡,有現成的廚房設備和齊全的食材;在戶外,一切都得精打細算。
首先,必須考量到食材的保鮮問題,特別是夏天,稍不注意就可能導致食材變質。
而空間有限,我得想辦法把所有食材和調味料壓縮到幾個保冷袋裡,還要確保東西不會在路途中洩漏。再來是菜色的選擇,既要簡單易煮,又要符合大家的口味,才能在戶外快速完成一道美味的料理。
在有限的水源下清洗食材和餐具,也讓我得更加注意用水的節省。
以前光是備料,大概超市就買扛一堆東西回來,真的非常辛苦,這次的露營人數比之前多,大概3個家庭的人次,雖然食材可以分散給大家準備,但是事前處理(切菜,清洗)真的很繁瑣
所以這次大家決定直接用現成的料理包來處理,第一選擇就是火鍋啦;畢竟火鍋只要把東西放進去煮一煮就好,非常簡單,不用過腦,但是湯頭這件事就真的很看功力,所以就上網做了一些功課,發現可以滿足10人以上的鍋物,踏輕似乎是一個不錯的選擇。
在很多平臺上面看到這個品牌的踏輕鍋物料理,讓我非常好奇,他有四道別出心裁的鴨式火鍋,有胡椒鴨、麻辣鴨、薑母鴨、洋蔥鴨,這幾道料理是外面鍋物店比較看不到的料理,除了冬天必備的薑母鴨外,其他都是很具特色的鍋物料理。
我特地上網做了一些功課,想看看其他人對這個品牌的試吃評比。瀏覽了不少部落客和食評家的文章後,我發現大家對踏輕的評價相當一致。
許多人都提到他們的湯底特別,冬天吃真的非常適合,而且不會過於油膩,這讓人即使吃完一整鍋,也不會感到負擔。而且,食材的新鮮度是大家稱讚的重點,尤其是鴨肉和自己買的蔬菜搭配,讓鍋物吃起來更有層次。也有人提到踏輕的湯頭有種自然的甘甜,這來自於食材本身的原味,而非依賴過多的調味料。這些評比讓我下定決心,就是他啦,這次兩天一夜的露營料理就是踏輕啦!
這次我選擇的就是胡椒鴨跟洋蔥鴨,感覺是最符合大家口味,所以只要再準備一些蔬菜,就可以快速搞定啦。
這次露營的地點選擇在南投埔里足跡民宿,外面有一個很大的露營廣場,整個環境都非常好,而且重點是沒有討厭的小黑蚊,就非常大推,而且帳篷用品,都已經架好,老闆服務真的很好
南投埔里足跡民宿相關聯繫方式
地址: 545南投縣埔里鎮福長路12巷75號
預約住宿電話: 0921 313 067
在露營的當天,我負責準備餐具,朋友則在一旁幫忙處理份量極大的洋蔥鴨,說真的,料理一定要看使用說明,一定要先解凍,不然我看屠龍刀也劈不開這個厚實的鴨肉。
看看這個分量,我已經用了10人份的鍋子了,還是滿出來了,都比小朋友臉還要大,這邊我們少做一件事,解凍後應該要先將整隻鴨都拆解好再煮,整隻鴨下去煮太不明智瞭,光是等水滾,大家可能就要餓肚子了。
所以加熱到一半後,感覺鴨肉沒那麼硬,就放到砧板二次處理,不然烹煮太費時了
洋蔥鴨的份量真的沒話說,應該是鍋物中的巨無霸了,果然就如官網說的,整隻鴨下去調理,真心不騙。
大家坐在一旁圍成一圈,看著鍋裡的湯頭逐漸變得濃郁。一位朋友忍不住偷喝了一口湯,立刻露出滿足的笑容,直呼「這味道絕對是今天的露營之王!」
露營的樂趣不只是享受美景,更是在這樣的互動中增添了無限的回憶。當香噴噴的洋蔥鴨上桌時,所有人都迫不及待地舀了一碗,熱呼呼的湯頭暖入心脾,這一刻,我想,露營的幸福就是這麼簡單。
來做一個踏輕洋蔥鴨的簡單評比吧
露營中餐-踏輕洋蔥鴨調理包
**外觀**
洋蔥鴨的調理包打開後,搭配一整隻的鴨肉,湯底有一股濃郁的洋蔥甜香。湯的顏色偏金黃,洋蔥的味道小朋友也可以接受。
**鴨肉份量**
鴨肉份量豐富且厚實,每一片鴨肉都充分吸收了洋蔥的自然甜味,肉質細緻多汁,輕輕一咬,豐富的肉汁和,讓人忍不住一口接一口。更特別的是,踏輕將鴨肉處理得剛好,不僅軟嫩且不失彈性,,湯汁浸潤其中,整個口感層次瞬間升級。
**湯頭口感**
湯頭非常柔和,洋蔥的甜味自然地融入湯底,帶來一種舒適的甘甜感,溫潤而不膩口,讓人不知不覺就喝了好幾碗。
**建議搭配的蔬菜與飲料**
推薦搭配蓮藕、甜玉米和菠菜,這些食材的甜味與洋蔥湯底搭配起來是絕配。飲料方面,建議搭配檸檬水,既能解膩又能增添一絲清爽感。
第二天的中餐一樣是搬出踏輕另一個推薦鍋物-胡椒鴨,有了昨天的經驗,這次退冰後,有先稍微分解整隻鴨下去煮,畢竟人總是要有學習能力的啦XD
說實話,這鍋胡椒鴨的胡椒味真的相當濃郁,煮的時候香氣一飄散出去,連隔壁帳篷的朋友都紛紛探頭過來,好奇我們到底煮了什麼料理。當湯鍋滾開時,陣陣辛香帶著暖意撲鼻而來,朋友們調侃說,這鍋胡椒鴨恐怕成了整個營地的「香氣宣傳大使」。
當我們終於盛上一碗熱騰騰的胡椒鴨湯,那辛辣卻不嗆口的胡椒味迅速在舌尖散開,每一口都是享受,這樣的香氣和滋味,應該要再把這道胡椒鴨列入菜單,甚至可能吸引更多朋友一起來享用。
露營中餐-踏輕胡椒鴨調理包
**外觀**
胡椒鴨調理包打開後,整隻鴨的份量就是巨大,真的很適合露營大家圍爐一起吃,一餐就可以馬上腳絕。湯底的顏色清澈,帶著淡淡的琥珀色,透著一股溫潤的胡椒香。
**鴨肉份量**
鴨肉的份量相當大方,肉質鮮嫩,煮得剛剛好,不會過老,胡椒的香味與鴨肉的自然甘甜完美融合。
**湯頭口感**
湯頭清爽而不過於厚重,胡椒的辛辣恰到好處,溫暖而不嗆,但是辣度的感覺因人而異,可能有的人會覺得稍辣,整體口感很適合冬天圍爐。
**建議搭配的蔬菜與飲料**
建議搭配高麗菜和金針菇,這類蔬菜的清甜能中和胡椒的辛香。飲料的部分,推薦搭配一杯清香的烏龍茶,讓整體風味更加清新。
踏輕鍋物線上購物網站:
https://donzdonz.com/COMPLEX/PEPPERDUCK
這次的露營旅程,讓我深刻感受到大自然與美食結合的那份純粹與滿足。洋蔥鴨和胡椒鴨這兩道鍋物,絕對是這趟露營的亮點。洋蔥鴨帶來的自然甜味,讓每一口鴨肉都充滿溫潤的滋味,溫和卻令人難忘;而胡椒鴨的濃郁辛香則為整個營地增添了熱鬧的氣氛,那種隨風飄散的香氣,路過的營友應該都非常羨慕我們。
這次和朋友們一起到南投露營,一邊享受暖呼呼的火鍋,一邊聊著天,笑聲和濃濃的湯香交織在一起,讓我明白露營的樂趣不僅僅在於美景,更在於與好友分享美味、共度美好時光的那種喜悅。這次露營,絕對是讓人難以忘懷的回憶,而這兩道鍋物,真的超值得,份量大,多人一起享用真的超劃算,省去備料的時間,也多了一些時間可以到處看看風景。期待下次露營,帶上更多美食,繼續這段美好的冒險。
踏輕胡椒鴨露營火鍋食譜露營一直是我心目中最美好的放鬆時刻,但要讓整趟旅程更愉快,能品嚐到美味的料理絕對是關鍵。想像一下,在微涼的山林夜晚,和親朋好友圍坐在帳篷旁,微風輕拂下,熱氣騰騰的鍋物飄散出誘人的香氣,這就是露營的真正樂趣。而**踏輕鍋物**正是讓這一刻變得完美的秘密武器!
為什麼說踏輕鍋物是露營的最佳選擇?首先,踏輕的調理包不僅方便攜帶,操作也超簡單,只需要熱水煮沸,就能迅速變成一鍋香氣四溢的美味火鍋。對於不想在營地花太多時間備料、卻又想享受豐盛餐點的你,踏輕鍋物無疑是最聰明的選擇。胡椒鴨的辛香溫暖,洋蔥鴨的甘甜入味,再加上麻辣鴨的濃烈刺激,無論你是偏愛清爽湯底還是重口味,都能在踏輕鍋物中找到心頭好。踏輕洋蔥鴨肉質多汁推薦
除此之外,踏輕鍋物選用的都是新鮮食材,湯頭濃郁卻不油膩,讓你在戶外用餐也能吃得健康又滿足。露營時,溫度往往會較低,而踏輕的胡椒鴨和薑母鴨特別適合寒冷的夜晚,喝上一口辛香四溢的湯,暖流瞬間從胃部蔓延至全身,給你滿滿的能量。更棒的是,這些鍋物湯底不需要額外調味,天然的食材就能帶出豐富的層次感,不僅滿足了味蕾,也減少了準備的麻煩。踏輕胡椒鴨露營鍋物首選
踏輕鍋物讓你在露營時省去繁瑣的食材準備與烹飪步驟,只需短短幾分鐘,就能讓所有人享受美味的火鍋料理。當你在帳篷旁,一邊看著星空一邊品嚐這鍋熱氣騰騰的踏輕鍋物,保證這次露營的體驗將成為你記憶中最難忘的一次。不論是好友聚會還是家人共遊,踏輕鍋物都能瞬間拉近彼此的距離,讓歡笑與美食交織在一起。踏輕胡椒鴨試吃影片分享
還在猶豫露營該帶什麼餐點嗎?立即選擇踏輕鍋物,讓你的露營之旅從此與眾不同,無論在哪裡,都能享受到如同餐廳般的頂級火鍋!現在就行動,為你的下次露營準備好這份滿滿幸福的美味吧!踏輕胡椒鴨露營食材分享
母愛不缺席 文/汪永麗 誰都知道,生孩子的痛只有生過孩子的人才能體會,但是,帶孩子的累又何嘗不是只有帶過孩子的人才明白。 千辛萬苦中,兒子長大了。爸爸給他買玩具,他會自己玩了;奶奶做熟的飯菜,他會自己端起碗吃了;爺爺沒有空逗他玩,他會自己開電視看動畫片了。我是他媽媽,感覺女人這一生經歷的最大痛與最大累都過去了,解脫了,心里無比的輕松與高興。作為一個女人,我以為我很幸福,很偉大,直到那天同事帶著女兒來家里玩時,我才發現,我錯了。 兩個孩子在一起玩,唱歌、跳舞、做游戲。同事的女兒提議說:“我們來一起唱‘世上只有媽媽好’這首歌吧。”兒子嘟起小嘴:“我才不唱呢,媽媽一點都不好。” 我沒有尷尬,而是心里五味雜陳,一陣針刺般的痛涌上心頭。我做錯什么了?難不成我自以為是的所謂解脫其實是我與兒子的疏遠?我在兒子面前蹲下,疑惑地問他:“媽媽哪里不好了?”兒子說:“爸爸給我買衣服,爺爺陪我玩,奶奶做飯給我吃,媽媽什么都不做,就是不好。” 兒子稚嫩的話一下子警醒了我,兒子的生活,什么都有,唯一缺席的是母愛,我的解脫,讓“媽媽”這個溫暖的詞變得僅僅只是一個名稱。這幾年,我早出晚歸,辛辛苦苦為了這個家而努力,家人的幸福生活曾是我一度的驕傲。殊不知,兒子獨自吃飯,是我不再喂他,或者不給他夾菜,兒子獨自玩樂,是我不抽時間陪他,兒子一個人看動畫片,是累了一天的我顧著休息,不給他講故事。我們之間的母子之愛漸行漸遠。 我想,我真的錯了。如果繼續下去,我能給予兒子物質上的滿足,但兒子所失去的將是金錢所不能衡量的母愛。 以后的日子,我辭掉兼職,一日三餐陪兒子,給他夾一點菜,喂他喝一口湯;陪他滿街地跑,買一樣心愛的玩具;教他唱兒歌,畫畫。接著,我興奮地發現,兒子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,他食欲明顯增進,抵抗力好了,感冒都是極少有的事;他常常要玩具,但最后買到的只是一個幾元錢的小物品,我知道他要的是我陪他手牽手逛街的那種快樂;他看動畫片,很少笑,可在與我一起唱歌時,手舞足蹈。 很奇怪的是,我以前吃了晚飯,一身疲憊,總想早早休息,現在陪兒子唱唱跳跳、跑進跑出,一點都不覺得累。我很慶幸能及時彌補缺席的母愛,不僅讓兒子在快樂的時光里成長,而且,這愉快的親子時光,對每一個人來說,又何嘗不是珍貴萬分。 母愛是個動詞 文/徐學平 有一種愛,一如輕風拂柳,時刻滋潤著我們的心田;有一種愛,又如驚濤拍岸,永遠震撼著我們的心靈……這就是母愛。母愛,一個名詞,更是一個動詞,含蓄時,如花兒靜開,奔放時,似野馬任行。 母愛是一首小夜曲,那是母親為哄睡孩子哼起的歌謠,多少個寧靜的夜晚,月亮都撒嬌似地躺在云朵的懷抱里微笑著悄悄入眠。母愛,是一動詞,輕緩而又溫柔。那是你蹣跚學步摔倒時的一次攙扶,那是你倍受欺負流淚時的一抹擦拭,那是你遭遇挫折消沉時的一句鼓勵,那是你臥病在床無助時的一夜守候,那是你遠行歸來疲憊時的一個擁抱…… 母愛是一首進行曲,那是母親為守護孩子奏響的音符,無數個烈日的晌午,蝸牛都害羞似的躲在大樹的綠蔭中窺探著淺淺而行。母愛,是個動詞,堅強而又有力。那是“最美媽媽”奮不顧身地用手臂接住了高空墜落嬰兒的壯舉,那是地震廢墟下母親用自己拱起的軀體護住孩子永恒的一幕,那是雪地被困的母親用流血的身體繞著女兒爬行留下來的求救信號…… 一幕幕母愛的畫面,一幕幕感人的場景……母愛,是個動詞,她會在寒夜里為你蓋好被子,她會在飯桌上為你盛好飯碗,她會在黑暗中送給你一盞燈,她會在風雨中遞給你一把傘,她會在站臺上揮手送你遠行,她會在家門口接下你的行李……一碗飯,一杯水,都飽含著母親濃濃的深情;一句話,一個笑容,都傾注著母親深深的關愛。 母親的臂彎是我們成長的搖籃,母親的懷抱是我們避風的港灣。當我們高興時,她比我們更開心;當我們迷惘時,她比我們更苦悶;當我們擔憂時,她比我們更焦慮。悲傷時,母親給我們以慰籍;沮喪時,母親給我們以希望;失意時,母親給我們以力量……這種早已滲入每一個毛孔的愛讓我們明白:你可以暫時離開母親的港灣,卻永遠也駛不出母愛的長河。 母愛,是一個動詞,一如母親那粗糙而又長滿老繭的雙手,每當我看到她在廚房中忙碌的身影,每當我看到她胃痛時痛苦的表情,每當我看到她日益佝僂的身軀,每當我看到她逐漸增添的白發……也許,該是兒女為她做些什么的時候了,哪怕是幫母親刷刷筷子洗洗碗,哪怕是幫母親捶捶后背揉揉肩,哪怕是陪母親話話家常聊聊天。 母愛,是個動詞,關愛母親,也需要我們立即行動起來! 母愛深沉 文/王培靜 蘇菲拿到哈佛大學錄取通知書的同時,媽媽卻因病住進了腫瘤醫院,這一刻對全家人來說都是悲喜交加。媽媽被確診為胃癌晚期,不能動手術了,只能保守治療。 蘇菲從小對媽媽印象不是特別好。五歲時,媽媽讓她自己去超市買鹽,說如成功買回鹽來,可獎勵她一根冰棍;七歲時讓她自己坐車去家附近的公園,從公園中間的樹叢中采回一片樹葉來,就給她買一個漂亮的日記本;十歲時送她坐飛機去青島的親戚家過暑假;十五歲時讓她寒假去麥當勞打工…… 總之,她心里一直很恨媽媽,人家的媽媽都把自己的女兒當寶貝,自己的媽媽卻這樣冷酷地對待自己。她從小就懷疑自己是不是媽媽的親生女兒。她一直有一個夢,盼望自己長大了快離開這個家,離開這個有些不近人情的媽媽。 她記得很清楚,七歲時自己坐車去家附近的公園時,剛出門時還高高興興,沒走到車站她就哭了。她坐在馬路邊哭了好大一陣,她幻想媽媽會突然從哪個方向沖出來,給她擦干眼淚,然后拉起她的手,領她回家。可哭了好大一會兒,她抬頭環顧四周,沒有一個人注意她,更沒有媽媽的身影。她咬了咬牙,站起來重新上路。在公園里她不小心摔倒了,爬起來一看,兩個膝蓋都摔青了,她又一次抹起了眼淚。那一刻,她是多希望媽媽能出現在眼前安慰她、關心她。那次回家后,她有十多天沒有和媽媽說話。 媽媽對她說的最多的話就是:你要自立、自尊、自強。她心里反抗說:可我還是個孩子呀。 在聽到媽媽得了絕癥后,她的心總是一揪一揪的疼,媽媽總還是自己的媽媽。自己出國后,再回來時,還能不能見到媽媽都很難說。 離出國的日子越來越近了,她沒有了一點剛接到通知書時的興奮,她的心事越來越重。臨走前幾天,她突然提出,自己要放棄這次留學,要留下來陪媽媽看病。 媽媽在病床上和她進行了一次長談。媽媽說:菲兒,媽媽知道你從小就恨媽媽,你是不是一直懷疑自己不是媽媽親生的?有時逼你做一件事后,我也后悔。但爸爸沒了,不培養你早自立,將來在社會上你怎么生存?媽媽不能跟你一輩子,總有一天,你要自己獨立面對這個世界。你想不到吧,實際上小時候讓你自己去超市買東西,去公園,我一直在后邊你看不到的地方注視著你。十五歲前,我沒有一次讓你離開過我的視線…… 蘇菲使勁抓著媽媽的兩只手,把頭深深埋在媽媽的懷里,泣不成聲地哭著說:媽媽,對不起,我錯怪你了。媽媽,我愛你。 媽媽說:你要是愛媽媽,疼媽媽,就珍惜這次留學的機會,這是媽媽盼了多少年的一個愿望。人家說,病人心情好才能恢復得快,你是想留下來讓媽媽堵心,還是去實現媽媽的愿望?咱娘倆說好,你去好好求學,媽媽使勁活著,媽媽一定要等到你留學回來的那一天。 如今,蘇菲在美國波士頓的哈佛大學已是研究生第二年了,她學習成績優異,拿到了全額獎學金。她做事果斷、雷厲風行,被大家推舉為學生會主席。她明白,這都是媽媽的功勞。 所有的日子里,她時常回頭,總是感覺到身后有一雙眼睛在時刻注視著自己。 她心里知道,那是媽媽的眼睛。 有一種卑微叫母愛 文/王敏 母親,世間最偉大、最圣潔的一個稱呼! 如果我是詩人,我愿把最壯美的詩篇獻給你;如果我是畫家,我愿把最瑰麗的圖畫送給你;如果我是歌唱家,我愿把最動聽的贊歌唱給你。 讀過這樣一個寓言:有一個青年,愛上了一位女子,青年不知這女子是魔鬼所變。為討女子歡心,青年傾其所有,盡其所能。一日,魔鬼要青年去挖他母親的心給她吃,青年毫不猶豫地答應了。黑夜里,他捧著媽媽的心,匆匆趕回魔鬼身邊。經過一片樹林時,不小心摔了一跤,心被扔出去老遠,青年費力地從地上爬起時,聽見那顆心在問:“跌疼了嗎,我的兒?” 聽過這樣一個故事:一名剛參加工作的新聞記者,領導交給他一個采訪任務,考驗他的工作能力如何?眼看著到了交稿期限,可小伙子仍然沒有采訪到好新聞,整天愁眉苦臉,茶不思飯不想,他的母親看在眼里,疼在心上。在得知兒子的心事后,母親悄悄尾隨兒子來到一個車水馬龍的十字路口,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,撲向了迎面開來的汽車……母親不惜以生命為代價來換取兒子一份穩定的工作! 有過這樣一位媽媽:兒子周歲以前,一直是媽媽在幫我照看著。那時,我的工作時間三班倒,半夜里還要起來給兒子喂奶,于是常常感覺睡眠不足,上早班時怕上班遲到,就讓媽媽到點叫醒我。那天早上媽媽喊我起床,睜開眼下意識地看表,發現已經晚了五分鐘,隨即對媽媽大發雷霆:“你怎么搞的,不早點叫我,是不是你也睡過去了,這下我遲到了……”媽媽坐在一旁,象個做了錯事的孩子,一言不發,等我發完一通脾氣后,才弱弱地說:“看你睡得那么香,我實在不忍心叫醒你,就想讓你多睡會,哪怕是幾分鐘也好啊!”看看媽媽,再想想自己,我無言以對! …… 母親,你也曾有過傲人的青春,有過婀娜的身姿、曼妙的身材、靚麗的容顏、甜美的嗓音……可是,隨著歲月的流逝,時光的變遷,你把這些美好都無私奉獻給了兒女,留給自己的是弓腰駝背、溝壑縱橫,卻還無怨無悔,不計回報。 母親,你也曾在外面扮相優雅,甚至叱咤風云,有過不可一勢的精明和干練,可是面對兒女,你卻再也扮不起高貴,只會低到塵埃,賤到無敵,只為博取兒女的一張笑臉和片刻歡愉! 母親,你在似水流年中漸漸地讓兒女羽翼豐滿,展翅高飛,你卻在一天天的衰老中默默隱退,默默忍受著寂寞的煎熬! 母親,你在兒女面前,是如此的卑微。而后,我才明白,有一種卑微叫做母愛! >>>更多美文:好文章
年的魅力不僅在大年三十震耳欲聾的炮聲中,更在元宵節人山人海的社火表演中。作為古老的民俗瑰寶,在故鄉,社火就像一塊吸鐵石似的吸引著人們,從年初翹首到了年末。正月十五這一天,一大早,十里八鄉的人們,如潮水般涌向縣城。有些偏遠地區的人,更是天未明就出了門。走路的,騎摩托的,搭車的,成群結伴,將原本冷清的縣城擠得水泄不通。 “正月里來耍社火”。作為春節民間最流行的群眾自發組織活動,社火有著數千年的歷史,其源可以追溯到中國遠古時的圖騰崇拜和原始歌舞。《禮記·祭法》中載:“共工氏之霸九州也,其子曰后土,能平九州,故祀以為社。”社是土地之神,火能辟邪。“因崇拜而思獻媚,假歌舞以祈福佑”。歌舞便成為民間最早祀社風俗。周代稱之為“大儺”,《論語疏》稱儺為逐疫鬼也。宋代詩人陸游在《游山西村》中寫道:“蕭鼓追隨春社近,衣冠簡樸古風存。”這種古老的習俗經久不衰,一直沿襲至今。種類也愈演愈多,有車社火、馬社火、背社火、抬社火等,規模也從幾十人到上千人不等,通過戲劇扮演、臉譜造型、高難度的動作和嚴謹的設計構思,展示驚險出奇、絢麗多彩的藝術感染力和民間教化。 社火隊還沒到,鑼鼓聲先傳來。街道兩旁黑壓壓的人群便如大海中的波浪不停地翻涌著。樓房頂站滿了人,窗戶口擠滿了頭,手腳靈便的更是攀上了樹。站在后邊的人只能踮著腳尖,扯著脖子在摩肩接踵的人群縫隙中搜尋著社火影子。雖然街道兩旁有維持秩序的人,但前邊的人仍不知不覺地走出了隊列。一些人便抱怨社火怎么還沒來,突然,一個金箍棒掄得風響,氣勢洶洶的孫悟空一下子竄到了跟前,嚇得走出隊的人直往后退。就在人們還驚疑不定時,身手敏捷的孫悟空已經竄出老遠,在那抓耳撓腮扮著鬼臉,逗得人們哄堂大笑。伴隨著人們的笑聲,孫悟空又繼續前去開道。一些人因為沒看清孫悟空模樣便前擁后擠,突然被憨態可掬的豬八戒和拿著馬鞭的大頭娃娃拍了一下肩,愣不然地趕緊知趣后退。就在人們看得如癡如醉時,震耳欲聾的鑼鼓隊又過來了。彩旗飄揚,數十輛花車上載著高臺依次而來,甚是壯觀。 高臺又叫“背芯子”,即故事人物固定在特意設計的牢固鐵支架(俗稱芯子)上。一個高臺一個主題,主要內容有《鍘美案》、《桃園結義》等,多取材于戲劇或民間故事。《保皇嫂》中,關公左手叉腰,右手橫舉大刀,刀尖上端站著劉備,刀把下端站著皇嫂;《借傘》中的許仙撐傘,青白二蛇站立在傘的邊沿上,迂回旋轉,仿佛正在趕路,白娘子不時環目顧盼許仙,表現出夫妻恩愛,兩情依依。還有接連三層,高達數丈的《楊門女將》,門口站立焦贊、孟良二將,馬籠上站立的是八姐、九妹,佘太君升帳掛帥,金龍兩旁做伴,造型威風凜凜,十分優美,盡顯一門忠烈……芯子上的人物離地數米或十多米,凌空垂懸,搖搖欲墜,盡顯高、驚、險、懸、巧的藝術特色,使人在離奇中驚嘆,百思不解其妙。 當然還有高蹺,又叫“柳木腿”。藝人們扮成各種人物,手持道具,踩木蹺列隊行進,高者三五尺,低者尺余。他們緊隨芯子車隊,時急時緩,動作瀟灑飄逸。看不懂裝扮的人們就依照臉譜的色彩來辨識人物的忠奸善惡:紅為忠,白為奸,黑為正,黃為殘暴,藍代表草莽等等。舞獅子、劃旱船、扭秧歌更是少不了。一場轟轟烈烈的社火就這樣穿行在大街小巷。人們如風般跟在社火隊伍后,一路前行,看了一遍又一遍仍不過癮。 社火結束了,年就完了,一切都在春風送暖中開始了新意。 >>>更多美文:心情隨筆
寫故事留明天, 有心等彩云。 給世界負出人生, 擁藍天走近青山。 >>>更多美文:自創詩
周末,跟隨“金翅鳥”(網名)到華陽高山草甸做了一次小穿越。 華陽高山草甸位于華陰市羅敷鎮,其U型小穿越全程十幾公里,拔高幾百米,強度不大,是一條休閑的登山線路。 雖說是休閑線路,但登起山來卻不輕松。曲曲折折的山間小道上,碎石亂布,崎嶇不平,走在上面東傾西斜,硌腳費力。山頂上樹木郁蔥,小道旁林木罕稀,臨近正午的驕陽烤的驢友汗流浹背,一路酷熱難耐,疲憊不堪。 疲憊可能也是人們需要的一種感覺,有的人喜歡在近乎“自虐”的過程中實現價值,獲得快感。爬山就是如此。明知道路途勞頓,還是樂此不彼,享受爬山的辛苦,享受登頂后放松釋然的輕松感覺、征服山顛的自豪情懷、“會當凌絕頂,一覽眾山小”的豪邁氣概…… 我更喜歡享受登山的過程。驕陽四射,炙烤身軀的同時,蒸發的陣陣草香蒿氣,令人心竅通達,緒情愉悅;汗流浹背、酷熱難耐之時,一股山風穿過,涼意陣陣,頓感神清氣爽,熱意全消;滿山的奇花異草,潺潺溪流,牛羊飛禽,疊嶂峰巒,無不給人以美的享受,留下美好的回憶;驢友的一句問候、鼓勵,一路的閑傳,更使得人們心情舒暢,疲勞頓減;有的驢友,還帶著小音響,一路鏗鏗鏘鏘響個不停,喜慶、熱鬧、快樂。 草甸高處,碧綠曠達,怡心養目,心情豁然。華陰縣境內的兩座大山,西岳華山和賽華山盡收眼底,似潑墨繪畫,氣勢恢宏,令人心曠神怡,不虛此行。 累并快樂著。 >>>更多美文:原創散文
QW155CW58PKM14
踏輕胡椒鴨湯底辛香濃郁 》露營野炊食材大揭秘,輕鬆帶齊美味好物踏輕胡椒鴨露營必備食材 》如何準備露營晚餐,打造難忘的戶外用餐